宜興紫砂壺,始于明代正德年間。宜興紫砂壺是藝術品,它形制優美,顏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實用品,明清兩代,伴隨著瓷器的興盛,宜興紫砂器藝術也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
宜興紫砂壺由來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制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又名宜興紫砂壺。
紫砂器是指一種由質地細膩、含鐵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無釉細陶器,一般呈赤褐、淡黃或紫色。
宜興陶瓷傳說有很多,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社會晚期,就有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燒造陶瓷了。商周時期已有幾何、印紋陶和早期的青瓷出現,到秦、漢、宋、明、清至今,陶瓷生產演進迅猛。
紫砂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榮于當今。宜興紫砂以其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原料性能優異的特點聞名于世。
宜興紫砂從清末至民初,依然是家庭作坊式生產。通常是技藝人員自選泥料做成陶坯,然后委托窯戶燒成,或者由窯戶老板收購坯件,燒制后上市??谷諔馉帟r期,7座紫砂龍窯和100多間廠房相繼被毀,技工大量流散??谷諔馉巹倮列轮袊闪⒅斑@一階段,紫砂業一片蕭條,幾乎陷入后繼無人的境地。
宜興紫砂壺的傳說
關于紫砂陶,民間有許多的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某天有一個僧人路過宜興鼎蜀的山村,叫賣:“賣富貴土了,誰買富貴土了,誰買誰就可以發家致富。”一連數日,村民以為僧人乃癡人,不予理睬。后來僧人引幾位好事的村民到山腳的洞穴邊說:“富貴在此洞中,可自取之?!毖粤T即離去。于是半信半疑得到村民在洞中挖掘,果然挖出了大量五彩繽紛的泥土。后來這些村民用這些泥料燒制成陶器遠銷中外。
又傳春秋時期,越過大夫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后,謝絕了越王的封賞,帶著西施來到宜興隱居。他看到宜興鼎蜀山區附件的泥土粘性比較大,耐于久燒,適于制陶,就發動當地的人民從事生產。宜興的制陶業就是這樣開始的,他還把自己的姓氏也改成陶,故后人也稱范蠡為“陶朱公”。這個傳說有鼎蜀鎮的蠡墅,蠡河和施蕩橋(傳說當初西施泛舟蕩槳的地方)為證。由此算來,紫砂壺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
明晚期的江南,農業、手工藝日趨繁榮。生產力的發展,形成了商品流通的空前活躍。紫砂壺的制作工藝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由于文人雅士的參與,一舉奪得了“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的美譽。
紫砂陶中以紫砂壺最為著名,歷史文獻中關于紫砂壺的記載也有很多。早期的茶文化史料稱紫砂壺為"注”、“宜興罐”、“砂罐”、“瓦瓶”、“陽羨茗壺”、“宜興泥壺”等,均指的是今天的宜興紫砂壺。
幾百年來,宜興紫砂壺藝的發展,涵蓋了多個方面,有民間的、文人的、宮廷的、宗教的、外銷的,可以說是中國陶瓷文化的體現,就是世界陶瓷文化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來源:互聯網)
– THE END –
本站的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系客服,我們會在36小時內刪除。
本文由 紫砂學堂 作者:古宜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