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兩漢之前,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與政治產生深遠影響的人,都有誰?我覺得,秦始皇肯定在前三名。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就已經以驚人的商業標準化思想,來治理大秦帝國,書同文,車同軌,度量則一,實現了大一統。其中統一度量衡,便是一系列革新措施中很重要的一項,也是王者才能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權利!
王者紫砂:秦權壺
秦權壺,就是模仿秤砣樣子,權就是秤砣的另一種叫法。因秤權亦以秦國使用的稱為準,故稱秦權壺。
秦權,王者風范,不怒自威,猶如六合在握,穩守金湯,實乃壺之王者。
壺身高聳從下向上收斂,自然流暢。流短有勁,不矯不揚。嵌蓋微鼓,亦另為截蓋制,邊沿與蓋品渾然一本。鈕似橋頂,應該是信權的系耳。壺形整體簡練,古樸,大方。
秦權壺最早采用的是環耳形把手,后來不知道是哪位紫砂藝人,改成了龍形把手,也是今天常見的秦權壺形式。
誰最早創制了秦權壺,已經不知道。但作為傳統經典器型,秦權壺將中國古代的秦權與紫砂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看到秦權壺,似見秦皇當年雄霸天下的開闊和自信。
也因此,秦權壺成為無數紫砂藝人爭先臨摹的器型之一,也吸引著眾多紫砂愛好者!
此秦權壺以純凈的泥料、謹嚴變幻的線條、富有弧度變化的塊面而詮釋著秦權主題的壺藝氣韻。 顧景舟先生曾說:“東西好壞自己說是不作數的,自己不用說,我有不會講話的東西在這里替我講話,就是茶壺?!?/p>
足可見,顧景舟先生把自己的壺藝之作,作為表達自己內心之載體,是充滿自信的。 此壺通體不施任何裝飾,以裸胎之美詮釋著紫砂泥質最本真的魅力。
此壺泥色凝重,秤砣式形制,短流,環耳形把手,嵌蓋微鼓,鈕似橋頂,整體簡練、古樸、大方。 紫砂描金裝飾,為清早期宮廷造辦處所制,后成為宮廷紫砂器主要裝飾手法之一。壺身一面描金細繪,一面描金刻款,兩觀相宜,相輔成趣。
直口,垂長腹,淺圈足,長環柄小彎流與壺口對齊,蓋面凸起,上飾橋形鈕,壺身一面書行楷「一甌茶罷尋書讀,開卷秦吞六國時。赧翁?!?,風格俊逸有力;
另一面刻以金文《秦詔版》,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六國后定下的度量衡詔書,以及秦二世詔版,表示秦二世元年,下詔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繼續實行秦始皇定下之度量衡制度,不敢稱之為個人功德。柄底鈐「韻石」篆文方印,壺底則鈐「林園」篆文圓印。栗紅色泥,造型敦厚。
此壺創意源于量具“秤砣”。其形似砣,因秦代始皇統一度量衡時所用之權為形,而名之曰“秦權壺”。
壺形似柱,上部以圓形收于鈕底。橋形紐順著鐘形蓋面微微拱起,便于提拿。壺蓋半圓,以截蓋式與壺口相密合。 壺鋬環耳形,造型稍長,便于手握。壺流一彎,獨孔短流向上微曲,出水爽凈有力。
壺身將紫砂的光素造型之美與文墨之美相結合,是文人壺之佳品。
此壺形制典雅敦實,線條簡約流暢;器表光亮,色澤醇厚,胎質溫潤;工藝制作精細,設計縱深得體,布局妥當合理,線條挺拔勻稱,層次分明,中規中矩,惹人喜愛,乃文人書齋陳設之佳器,頗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此秦權壺壺身高聳由下至上收斂,自然流暢;流短有勁,環耳形把手,不矯不揚;截蓋微鼓,亦另為截蓋制,沿與蓋渾然一體;鈕似橋頂,壺形整體簡練、古樸、大方;整款作品大氣和美,有古穆沉靜之感。
此秦權壺古色古香,一彎嘴自然胥出,嘴頭齊整,干脆利索,出水順暢。飛把飄逸,橋鈕壓蓋,截蓋飽滿,壺身敦厚穩重。
“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是古代秦權壺上所題刻的行楷銘文。 其意為“桃源賣茶,買家帶秤”,帶的是一把秤砣形的紫砂壺,既買又賞,瀟灑不羈!
以秦權壺喝茶,四平八穩,大權在握,任外界喧囂塵雜,我自逍遙天地間!壺友們,你可有一把秦權壺呢?
本文由 紫砂學堂 作者:古宜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