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紫砂壺的過程中,泥料是最主要的因素,是決定一把紫砂壺品味的重要標尺。制作紫砂壺的泥料,種類有很多種,主要分為三大類:紫泥、紅泥、綠泥,這三大類中又分為很多小類。
紫泥,為較常見之典型紫砂泥;良者寡,而劣者多,呈紫棕色,玩家慣呼“黑紫泥”,為最廣泛市場接受的泥料之一。為江蘇宜興黃龍山,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練而成,礦脈里鐵質成份較高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松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
紫泥
紫泥常見的分為紫泥、清水泥、底槽清、紅棕泥、紅皮龍等。
紫泥位于江蘇宜興黃龍山,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練而成,礦脈里鐵質成份較高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松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泡茶好喝,評價好!礦區地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燒成窯溫:約1150度C收縮比:約11%。
【建議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等。
清水泥
本泥因視之古樸,經長期使用后老味濃厚,又乃古代陶人最喜使用,為流傳較多傳器之泥料,故以“清水泥”名之;乃作與賞二者最推崇之泥料。
泥性:干濕易掌握,穩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較易。陳泥須回煉,否則易生黑邊、花泥,提煉時須留意氧化鐵及石灰質之剔除。
特點:泥色醇和爾雅,文人氣息濃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現紫砂風華;易與使用者產生共鳴,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
沖茗特性:使用日久愈呈紅潤包漿泡茶易上手,親和力佳,溫度掌握簡單,可輕松沖茗,泡養日久愈加紅潤樸拙,古穆端莊。
窯溫:1160度。收縮比:約12%。礦產地: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建議沖泡】普洱茶各種系列、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鐵觀音、花茶、紅茶、綠茶、龍井、碧螺春。
底槽清
最早產于黃龍山四號井,后來是黃龍山五號井和臺西礦。由于產于紫砂最底層,質地特純,泥質細膩、成色穩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壺名家廣泛使用。
礦區地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燒成窯溫:約1200度/收縮比:約11%。
【沖泡建議】普洱茶各種系列,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龍井,花茶,碧螺春,紅茶,綠茶等。
紅皮龍
紫泥類,礦料較為稀少,近年來市場上更是少見。舊時宕口出泥時視為上品紫泥,但單獨煉制燒成后色澤較普通紫泥偏紅,必須40目煉制,泡養后越發油潤色澤紅的發艷,40目大顆粒分布均勻,猶如朱紅大龍身上紋路一般,因此得名!
一般分布在黃石層的下面,泥色紅褐色,燒成后為紅色。紅皮龍相對石英含量較高,云母雜質也比較多,透氣性能好,泡茶易上手,親和力佳,溫度簡單易掌握,使用愈久愈發紅潤,為雅俗共賞之泡茶利器。。
窯溫:1100度,收縮比:15%左右。礦區:江蘇宜興黃龍山
【沖泡建議】鐵觀音,臺灣高山茶,普洱茶,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龍井,綠茶,紅茶等。
紅泥
在早期是最常用之泥料,為江蘇宜興黃龍山紅泥原礦提練而成;當時因礦脈里鐵質成份較高、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火疵、小熔點,日久使用,漸露鋒,深獲早期壺識者深愛、贊賞。養壺者之最愛。新壺初用,茶湯略現砂氣,經使用壺身展現出朱紅,泡茶鋉數日則如朱-泥,贊不絕口!礦區地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燒成窯溫:約1100度C/收縮比:約13%。
【沖泡建議】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種系列。
朱泥
朱紅微嫣具綿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溫潤度中等;熱水沖淋立展嬌嫩鮮紅特色,壺身游移紫光遽現,神秘迷人風韻令愛壺人神醉。以之沖茗之茶湯明亮活潑、快意果決、易展揚香而聚甘柔甜。
本原礦由于泥性較重,故較不易成砂,需采自嫩泥礦中較堅硬的部份(年代較久,且成陶后色調較紅豔,古稱“石骨”),再經敝古陶研究所繁復全手工的練制程序后,始能成陶!
窯溫:約1065~1100度C。收縮比:23%。
礦區:江蘇宜興趙莊山、黃龍山。朱泥一般來說分三種:紅中略帶黃、黃中略帶紅、紅中略帶紫(高溫朱泥)。
至于優劣問題就需要相當豐富的經驗來判斷了。養成的效果主要是看“出漿”的速度以及“潤”度。
老紅泥
大多產自洑東、紅衛,黃龍山少許,與朱泥、小紅泥共生。近年來市場上不常用,一般用來大型花盆粉漿。分布在黃土層的下面,泥色草綠色偏綠,燒成后為紅色。宜興土話“老”解釋為硬、時間久之意。云母雜質也比較多,透氣性能好,泡茶易上手,親和力佳,溫度簡單易掌握,使用愈久愈發紅潤,為雅俗共賞之泡茶利器。。
窯溫:1170度,收縮比:10%左右。礦區:江蘇宜興黃龍山。
綠泥
綠泥又分為段泥(原礦段泥,芝麻段,黃金段)、綠泥(墨綠泥,本山綠)
段泥
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松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器材。泡茶好喝,贊不絕口!早期泥料調配跟早期窯爐所升溫度較低溫,在一般緞泥產品會“吐黑”;近期來所用窯爐為高溫窯,所燒成之緞泥壺,可輕易提升至所須溫度,而真正達到較高的結晶,絕不吐黑!
礦區地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燒成窯溫:約1150度C收縮比:約13%。
1、芝麻段: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松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器材。泡茶好喝,贊不絕口!
早期泥料調配跟早期窯爐所升溫度較低溫,在一般緞泥產品會“吐黑”;近期來所用窯爐為高溫窯,所燒成之緞泥壺,可輕易提升至所須溫度,而真正達到較高的結晶,絕不吐黑!
礦區地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燒成窯溫:約1150度C收縮比:約13%。
【建議沖泡】普洱茶系列,鐵觀音及半發酵類茶,重發酵茶類(黑茶類),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綠茶,龍井,紅茶等。
2、黃金段: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松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器材。泡茶好喝,贊不絕口!早期泥料調配跟早期窯爐所升溫度較低溫,在一般緞泥產品會“吐黑”;近期來所用窯爐為高溫窯,所燒成之緞泥壺,可輕易提升至所須溫度,而真正達到較高的結晶,絕不吐黑!
礦區地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燒成窯溫:約1150度C收縮比:約13%。
【建議沖泡】普洱茶系列,鐵觀音及半發酵類茶,重發酵茶類(黑茶類),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綠茶,龍井,紅茶等。
綠泥
綠泥,玩者暱稱“綠豆砂泥”,古云“豆碧色”,泥色酷似綠豆皮,澹草綠。帶本山綠泥細黃砂,清麗出眾、雅俗共賞。所制壺品質感樸拙,砂質細膩而富有顆粒美感。壺品色澤米黃泛青,泡養后逐步轉為溫潤的亮色,包漿感好而易于泡養,發幽然青光。
產于黃龍山礦脈,是紫砂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產量不多,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為低。原礦色澤為青灰泛綠,成片巖狀或粉末狀,以手拿之即會沾染上原礦粉末顏色。也常作為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顏色更為多彩。
1、本山綠泥:所制壺品質感樸拙,砂質細膩而富有顆粒美感。壺品色澤米黃泛青,泡養后逐步轉為溫潤的亮色,包漿感好而易于泡養,發幽然青光。產于黃龍山礦脈,是紫砂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產量不多,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為低。原礦色澤為青灰泛綠,成片巖狀或粉末狀,以手拿之即會沾染上原礦粉末顏色。也常作為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顏色更為多彩。
礦區地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燒成窯溫:約1160度C收縮比:約14%。
【沖泡建議】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種系列,紅茶,綠茶等。
2、墨綠泥:近天青泥色調,玩家易感迷惑,常誤云"綠泥",綠泥者,澹草綠色也;"本山綠泥者緞泥之原礦矣,泥色青藍略泛綠光而(無灰色調),始稱"墨綠泥"。泥性:黏性佳,張力尚可,細膩密實;制壺光、花均宜;為優質泥礦,產量不豐。難度:較易變形,對窯溫要求高,窯溫足則色澤溫潤,不足則色嫩枯燥,原料收集不易,練制困難與繁復。
特點:泥色特異,青藍色中略泛綠光,清秀獨特;稍一泡養,色調更形穩實,溫潤透明,變化甚巨,玩賞深具成就感。沖茗特性:茶性溫順滑膩,味香凝聚,沖泡時間易掌控,能以輕松心情泡杯好茶,實為品茗之最佳幫手。
窯溫:約1122度C收縮比:約14%。
【沖泡建議】:普洱茶系列,鐵觀音及半發酵類茶,重發酵茶類(黑茶類),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綠茶,龍井,紅茶等。
其他種類
黑泥、降坡泥、天青泥、青灰泥、黑土星、黑疾星等等
黑泥
為早期最常見通用之泥料之一,因礦脈里鐵質成份較高,日久使用,深獲早期壺識者深愛、贊賞。養壺者之最愛。新壺初用砂土氣重,茶湯略現砂氣,經使用壺身展現出灰黑,泡茶鋉數日則如墨黑,泡茶好喝,評價好贊不絕口!
礦區地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燒成窯溫:約1130度C收縮比約12%。
【沖泡建議】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種系列、綠茶等。
降坡泥
降坡泥是指在宜興鼎蜀鎮在修建陶都路是穿越黃龍山賀青龍山之間發掘的紫砂陶土。因為主要是在降低該路段的陡坡工程中發現的,大家習慣稱之為“降坡泥”,宜興當地人發音為“崗坡泥”。傳說是宜興修鐵路時挖出的紫砂明礦(在地表),是一小山丘,此泥料顏色古樸,黃中代紅,燒成后壺體中的黃砂隱現,因為接近青龍山(石灰石),富碳酸鈣(天然熔劑原料,所以燒成成品水色滋潤,掃測溫度偏低,質感非常漂亮。于是大家開始爭先恐后的挖掘,于是小山丘很快被削平。
礦區地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燒成窯溫:約1100度C/收縮比:約13%。
【沖泡建議】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特好。
3、天青泥
清朝常用之泥料;現在已不易開采礦量極少,在市場成品稀有;色澤呈青灰色,內含多種礦石顆粒,包漿溫潤、質感特殊,俗稱"鯊魚皮",是非常難得的泥礦。泥性:漿嫩礦物多,含鐵、鋁量高,黏性較低,比較難成型。窯燒溫度特高。成品優點:雙氣孔結構明顯,特殊雙重氣孔結構,傳溫快、保溫性強,利于泡茶時保持水的溫度,直接影響泡茶的色香味,古樸穩重,古意盎然,泡茶好喝,評價好。
礦區:江蘇宜興黃龍山窯溫:約1200-1250度C/收縮比:約12%。
【沖泡建議】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種系列特好。
4、青灰泥
藏青灰泥,為明末清初廣為流傳之泥料;近年來開采量少,故成品甚?。怀噬钭匣疑{,因滿布顆粒,觸感特殊,玩家喜呼“鯊魚皮”,是甚為難覓之特優級泥礦。泥性:泥性疏松不結,含鐵量高,張力特大,不易變型、塌陷,惟黏性不足。難度:易現氧化鐵熔點,石灰、跳砂,雜質較多挑泥須嚴格謹慎,燒窯溫度特高。
特點:雙氣孔結構明顯,空氣對流順暢,簡樸古雅,老味十足,別具明代紫砂原料氣韻。砂感重而不刮毛,色澤如紫似灰,沉重扎實不妥協,似硬漢風格,十分易于辨識。沖茗特性:冷酷的外表,蘊藏著火熱的心,沖茗熱情豪放,醇厚而韻強,香甘溫甜,明快果決,壺中英雄也
!窯溫:約1200度C/收縮比:約13%。
5、黑土星
本泥料“黑心土”,為特地從黃龍山底糟青最底層原礦中偶見內含澹墨色細小夾心層集中而成(故直稱~黑心土),經數年下來,提取量極少,珍貴稀罕,為喜好珍稀名泥的玩家,千萬不可錯失的絕世好泥也!泥性:黏性佳,含石英、云母、赤鐵礦的含量特別多,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非常密集的小熔點,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黑星砂壺沖泡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在黃龍山脈紫砂中挑選提煉出來的特殊紫砂泥礦,泥色:淺棕色,此種泥料非常難得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礦產地: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窯溫:約1180-1200度收縮比:約11-12%。
【沖泡建議】:適合泡綠茶、紅茶、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6、黑疾星
呈黯肝色,略泛朱光,成品周身均現黑色小融點,為朱泥原礦黃石黃之外殼碾碎成砂,摻於特選宜興趙莊山朱泥系之棕色調原礦中,經過漿捶練而成。泥性:本名泥親茶性恬和,色沉穩重卻持之略輕。成品特點:一經使用,溫潤光華,晶瑩剔透,泥中極品天然特殊,一般添加化工氧化物之泥料效果,怎堪比擬。
窯溫:約1500度/C.收縮比:約18%[1]
說到紫砂泥料也不得不涉及到紫砂煉泥這一重要環節,紫砂礦開采出來是礦石,經過篩選、挑揀(主要是去除雜質和鐵質)之后,堆放在露天,經過日曬、雨淋,日久風化成為米粒大的細碎顆粒,之后在經過研磨,過篩,將泥料分成大小不同的顆粒。之后就是要配泥了。
配泥自古便是紫砂陶藝的一個重要技術,其目的大體上有兩點:
達到不同的發色和表面肌理
紫砂制品的色澤及肌理效果,充分顯示了紫砂陶土的美感潛質,歷代紫砂藝人高超的煉泥技巧已經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能配合每件不同作品,煉制不同的泥料。紫砂茶壺肌理之美是其它陶瓷材料無可比擬的。如朱砂泥的細膩柔滑猶如少女的肌膚;紫砂泥的暗暗栗色如古金鐵;調砂泥表面砂質粒子若隱若現似梨皮觀感;鋪砂泥星星點點燦若星辰。紫砂之色屬于暖色,古樸沉重,色相變化微妙,需人們慢慢尋味比較。由于礦土分布、調配方法的不同及燒成時溫度及氣氛的差異,能呈現各種不同色澤,如古人所描述的天青、黯肝、海棠紅、朱砂紫、水碧、葵黃、梨皮、墨綠、黛黑等色。
為了方便成型
首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的煤礦挖出來的煤炭有好有壞,因此紫砂礦也一樣,同一個礦層的泥料分布區域不同,也會有區別。比如有的砂性強、水色好,但缺乏粘性,如果單獨成泥,制壺難度相當大,有些礦粘性強,這樣兩者結合,既增強了可塑性,又讓泥料有很好的水色和砂性。
(來源:互聯網)
– THE END –
本站的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系客服,我們會在36小時內刪除。